0
您的检测结果
研究人数 273,856
可信度评级

★★★★★

最小
min 0.69
最大
max 13.32
平均风险
您的检测结果
平均风险
0.60%
相对遗传风险
1.70%
终生患病率
35
基因
44
位点
遗传率
50%
遗传贡献
5%
检测意义
帕金森病
检测意义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也称为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也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生成减少。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1000,随年龄增高,男性稍多于女性。迄今为止,帕金森病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个遗传之谜,为了进一步了解的遗传危险因素,有项研究分析了近150万欧洲血统的人的基因组,并确定了90个基因变异,其中38个是新的,许多变异存在于大脑中与运动控制有关的区域中活跃的基因中。该研究还确定了帕金森病与吸烟以及与教育程度之间的遗传关联。

相对遗传风险
相对遗传风险
与人群的平均值相比, 您患帕金森病的相对风险增加了0.60%, 是普通人群的1.01倍。图中为您的相对遗传风险在所有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在所有人群中, 最低为0.69倍, 最高为13.32倍。
相关科室
相关科室
肿瘤科
耳鼻咽喉科
内科
外科等
神经内科
精神科
检验科
消化内科
腹外科
内分泌科
呼吸内科
口腔科
传染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儿科
五官科
耳鼻喉科
肿瘤外科
免疫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科
血液内科
妇科
急诊科
心内科
妇产科
风湿免疫科
感染科
心血管外科
泌尿外科
骨科
临床心理科
肾内科
泌尿内科
心脏外科
男科
生殖科
血管外科
神经科
眼科
终生风险评估
终生风险评估
依据273856人数的群体学遗传研究与人群的平均患病风险(1.69%) 相比, 您的这种基因型患有帕金森病的终生风险是1.70%。
1.69%
全国平均患病率
1.70%
您的终身患病率
人群风险分布
人群风险分布
人群风险分布指的是与人群相比, 您的疾病风险所处的相对位置, 例如与您风险相同、更高、更低的人群比例。如图所示,有56.40%的人和您有相同的风险,10.89%的人风险比您低, 而32.72%的人的风险比您高。
健康管理措施
健康管理措施

如何预防帕金森?

一级预防:1. 对有帕金森病家族史及有关基因携带者,有毒化学物品接触者,均应视为高危人群,须密切监护随访,定期体检。

                 2. 老年人慎用吩噻嗪类、利血平类及丁酰苯类药物。

                 3.增强体质,延缓衰老,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对预防帕金森病均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级预防:1. 早期诊断;2. 帕金森病早期,一般不主张用药物治疗,可采用理疗等,以维持日常一般工作和生活。

三级预防:1. 积极进行非药物治疗,以延缓病情发展。

                 2. 重视心理疏导安抚和精神关爱,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紧张激动。

                 3. 积极鼓励患者主动运动。

                 4. 长期卧床者,应加强生活护理,注意清洁卫生。

健康管理措施
健康管理措施
预防措施

如何预防帕金森?

一级预防:1. 对有帕金森病家族史及有关基因携带者,有毒化学物品接触者,均应视为高危人群,须密切监护随访,定期体检。

                 2. 老年人慎用吩噻嗪类、利血平类及丁酰苯类药物。

                 3.增强体质,延缓衰老,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对预防帕金森病均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级预防:1. 早期诊断;2. 帕金森病早期,一般不主张用药物治疗,可采用理疗等,以维持日常一般工作和生活。

三级预防:1. 积极进行非药物治疗,以延缓病情发展。

                 2. 重视心理疏导安抚和精神关爱,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紧张激动。

                 3. 积极鼓励患者主动运动。

                 4. 长期卧床者,应加强生活护理,注意清洁卫生。

健康体检

1.血清肾素活力降低,酪氨酸含量减少,黑质和纹状体内NE,5-HT含量减少,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较对照组降低50%。

2.CSF中GABA下降,CSF中DA和5-HT的代谢产物HVA含量明显减少。

3.生化检测:放免法检测CSF生长抑素含量降低,尿中DA及其代谢产物3-甲氧酪胺,5-HT和肾上腺素,NE也减少。4.CT、MRI影像。5.SPECT影像。6.PET功能影像。

关爱家人

建议您的亲属进行全基因组遗传检测,如果发现相关高风险疾病,应尽早进行监测和干预。

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1.家族遗传性:医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帕金森病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倾向,有帕金森病患者的家族其亲属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一些。特发性帕金森病(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病因迄今未明,某些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伴Parkinson病症状,以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变性为主,尚有其他临床特点,故可称之为症状性Parkinson病,如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纹状体黑质变性(SND),Shy-Drager综合征(SDS)及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等,还有一些疾病或因素可以产生类似PD临床症状,其病因为感染,药物(多巴胺受体阻滞药等),毒物(MPTP,一氧化碳,锰等),血管性(多发性脑梗死)及脑外伤等所致,临床上称为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s syndrome,Palkinsonism)。

2.年龄老化:帕金森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40岁以前发病少见,提示老龄与发病有关,研究发现,自30岁以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酪氨酸氧化酶和多巴脱羧酶活力,纹状体多巴胺递质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然而,仅少数老年人患此病,说明生理性多巴胺能神经元蜕变不足以致病,年龄老化只是本病发病的促发因素。

3.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所以人们怀疑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质,损伤了大脑的神经元。遗传易患性,近年在家族性帕金森病患者中曾发现a共同核素基因的Alα53THr突变,但以后多次未被证实。

目前普遍认为,帕金森并非单一因素,多种因素可能参于其中,遗传因素可使患病易感性增加,只有与环境因素及衰老的相互作用下,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衰竭,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细胞凋亡,免疫异常等机制才导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而发病。

治疗措施
治疗措施

1.PD早期治疗:PD早期黑质-纹状体系统存留的DA神经元可代偿地增加DA合成,推荐采用理疗(按摩、水疗)和体育疗法(关节活动、步行、平衡及语言锻炼、面部表情肌操练)等,争取患者家属配合,鼓励患者多主动运动,尽量推迟药物治疗时间。若疾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药物治疗。

2.药物治疗:PD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恢复纹状体DA与Ach递质系统平衡,应用抗胆碱能和改善DA递质功能药物,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病情发展。

基因结果
基因结果
  • 基因
    位点
    基因型
  • ACMSD
    cg6440144
    TT
  • ACMSD
    cg6720429
    AA
  • BCKDK
    cg23841
    AG
  • BMP4
    cg12441339
    TT
  • CCDC62
    cg11069786
    GG
  • CCDC62
    cg12827094
    AA
  • DDRGK1
    cg8127614
    GG
  • GAK
    cg11257657
    CC
  • GAK
    cg6608994
    TC
  • GAK
    cg6608995
    AG
  • GBA
    cg35758617
    GG
  • GCH1
    cg11167632
    CC
  • GPNMB
    cg208953
    AG
  • HLA
    cg3139488
    GG
  • HLA-DQB
    cg9284932
    CC
  • HLA-DRA
    cg3139488
    GG
  • HUSEYO
    cg2348577
    CC
  • intergenic
    cg4974075
    AG
  • LRRK2
    cg34647190
    GG
  • LRRK2
    cg76914404
    CC
  • MAPT
    cg209139
    GG
  • MAPT
    cg402758
    AA
  • MCCC1
    cg10523395
    TG
  • MCCC1
    cg11721047
    GG
  • MCCC1
    cg12647077
    AG
  • MCCC1
    cg2280574
    TG
  • MIR4697
    cg339254
    TC
  • MMRN1
    cg6541803
    AA
  • NR
    cg7627483
    GG
  • NSF
    cg209139
    GG
  • NUCKS1
    cg832724
    TC
  • PARK16
    cg832734
    AG
  • RIT2
    cg12466098
    AA
  • SCARB2
    cg6821799
    CC
  • SIPA1L2
    cg10807182
    CC
  • SNCA
    cg2746596
    AG
  • SNCA
    cg365788
    AG
  • SNCA
    cg365826
    TC
  • SPPL2B
    cg62130285
    TT
  • SREBF1
    cg11877641
    AG
  • STBD1
    cg6821799
    CC
  • STK39
    cg1483661
    TT
  • STK39
    cg2112414
    GG
  • SYT11
    cg34382301
    CC
  • TMEM175
    cg34321472
    TT
  • TMEM229B
    cg1565005
    AA
  • VPS13C
    cg2424345
    GG
查看更多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