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您的检测结果
研究人数 120,731
可信度评级

★★★★★

最小
min 0.69
最大
max 13.66
平均风险
您的检测结果
平均风险
2.48%
相对遗传风险
5.56%
终生患病率
24
基因
31
位点
遗传率
50%
遗传贡献
5%
检测意义
1型糖尿病
检测意义

1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1),原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可能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发生于各种年龄。身体的免疫系统对体内生产胰岛素β细胞做出攻击,最终导致体内无法生产胰岛素。1型糖尿病的特点是发病比较急剧,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乏力消瘦,体重急剧下降等症状十分明显,有的患者首发即有酮症酸中毒,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否则将危及生命。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6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

相对遗传风险
相对遗传风险
与人群的平均值相比, 您患1型糖尿病的相对风险减少了2.48%, 是普通人群的0.98倍。图中为您的相对遗传风险在所有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在所有人群中, 最低为0.69倍, 最高为13.66倍。
相关科室
相关科室
肿瘤科
耳鼻咽喉科
内科
外科等
神经内科
精神科
检验科
消化内科
腹外科
内分泌科
呼吸内科
口腔科
传染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儿科
五官科
耳鼻喉科
肿瘤外科
免疫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科
血液内科
妇科
急诊科
心内科
妇产科
风湿免疫科
感染科
心血管外科
泌尿外科
骨科
临床心理科
肾内科
泌尿内科
心脏外科
男科
生殖科
血管外科
神经科
眼科
终生风险评估
终生风险评估
依据120731人数的群体学遗传研究与人群的平均患病风险(5.70%) 相比, 您的这种基因型患有1型糖尿病的终生风险是5.56%。
5.70%
全国平均患病率
5.56%
您的终身患病率
人群风险分布
人群风险分布
人群风险分布指的是与人群相比, 您的疾病风险所处的相对位置, 例如与您风险相同、更高、更低的人群比例。如图所示,有13.79%的人和您有相同的风险,48.34%的人风险比您低, 而37.86%的人的风险比您高。
健康管理措施
健康管理措施
1型糖尿病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有,但是该病易患人群一般在12岁左右,所以这些儿童时期的患者们需要警惕了,注意自己的一些保健方式,尤其是食物的选择。(1)宜食桃、杨梅、樱桃等新鲜水果。这些水果中含有丰富的果胶,能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使血糖下降。(2)宜食寒凉滋润之品,以清热泻火滋阴。(3)宜常吃黑芝麻、葱、胡萝卜等,有助于改善因少吃淀粉而造成的乏力等症状,并能降低血糖。(4)宜饮用凉开水泡的茶。(5)宜常吃苦瓜、南瓜、柚子等。

健康管理措施
健康管理措施
预防措施
1型糖尿病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有,但是该病易患人群一般在12岁左右,所以这些儿童时期的患者们需要警惕了,注意自己的一些保健方式,尤其是食物的选择。(1)宜食桃、杨梅、樱桃等新鲜水果。这些水果中含有丰富的果胶,能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使血糖下降。(2)宜食寒凉滋润之品,以清热泻火滋阴。(3)宜常吃黑芝麻、葱、胡萝卜等,有助于改善因少吃淀粉而造成的乏力等症状,并能降低血糖。(4)宜饮用凉开水泡的茶。(5)宜常吃苦瓜、南瓜、柚子等。

健康体检

1.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3.尿酮体: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糖化血清蛋白: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7.血脂: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关爱家人

建议您的亲属进行全基因组遗传检测,如果发现相关高风险疾病,应尽早进行监测和干预。

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6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研究提示:1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3.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1型糖尿病。这是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有病毒感染史,而且1型糖尿病的发生,往往出现在病毒感染流行之后。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1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4.其他因素: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灭鼠药等,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学家正在研究之中。

治疗措施
治疗措施

1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目标是保证患者有良好的生活质量(即尽可能避免严重的低血糖发生)和满意控制代谢水平(即积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年龄较大的患者也可加用二甲双胍和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

胰岛素类似物与传统的胰岛素相比具有药代动力学上的优势,如lispro或aspart胰岛素具有超短效的活性,glargine或detemir胰岛素能模拟基础胰岛素特性。无论采用何种胰岛素治疗方案,患者都应该首先接受特殊的宣教,并学会定期自行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促使血糖达标。

基因结果
基因结果
  • 基因
    位点
    基因型
  • AFF3
    cg9663048
    TT
  • BACH2
    cg11765133
    GC
  • C12orf30
    cg17706342
    AA
  • C1QTNF6
    cg239147
    AA
  • C6orf173
    cg9398095
    GG
  • CD226
    cg772967
    TC
  • CD69
    cg4773485
    AA
  • CDK2
    cg1711310
    TG
  • CTSH
    cg3835538
    TT
  • ERBB3
    cg11181345
    TC
  • ERBB3
    cg2301845
    TG
  • HLA-DRB1
    cg2656650
    AG
  • IFIH1
    cg2000366
    TC
  • IL27
    cg4797690
    CC
  • IL7R
    cg6907538
    TC
  • INS
    cg1014052
    GG
  • intergenic
    cg10526692
    GG
  • intergenic
    cg2673776
    AA
  • intergenic
    cg4909990
    AG
  • intergenic
    cg5762643
    TC
  • intergenic
    cg7212483
    TG
  • KIAA0350
    cg12718322
    GG
  • KIAA0350
    cg2913298
    AA
  • MHC
    cg9281952
    AA
  • NR
    cg11062158
    GG
  • NR
    cg17398174
    GG
  • NR
    cg3773627
    CC
  • PHTF1
    cg6689283
    CC
  • PRKCQ
    cg957080
    AA
  • PTPN2
    cg2551757
    TT
  • PTPN22
    cg2486207
    GG
  • PTPN22
    cg6689283
    CC
  • SH2B3
    cg17706342
    AA
查看更多基因